寒露,秋深露重晓寒轻
寒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即将凝结成霜,寒意愈盛,故名。
寒露时节衣食住行要注意什么?
衣:寒露后注意脚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食:增加甘淡滋润之品,即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住:睡眠充足缓解秋乏,“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鸿俱兴”。
行:积极外出锻炼防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保持良好心态,培养豁达快乐之心。
0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不宜经常赤膊露身,否则凉气会侵入体内,防止“寒从足生”。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0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朋友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03朝盐晚蜜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04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等。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05适当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
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口腔作为我们进食的第一道关口,影响着全身的健康。
口腔健康是怎么影响全身健康的各个方面呢?
1.口腔健康与糖尿病
很多年前研究就显示就知道II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和牙龈疾病发生率会增高。 2008年6月,这种联系通过一项研究的发布被进一步确认。其他研究显示研究显示有牙龈牙周疾病的患者,更难控制他们的血糖水平,而定期牙周护理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2.口腔健康与心脏疾病
口腔健康糟糕,心血管系统发生这二者常常发现相伴出现。但二者具体联系还没有被完全确认。一个原因是由于潜在风险因素比如吸烟和衰老也会导致牙龈疾病和心脏疾病。
3.妊娠并发症和牙龈疾病
对许多怀孕女性来说,忽视口腔卫生导致的牙龈感染会阻止来自于妊娠的激素水平波动。科学家相信牙龈疾病和口腔内感染可能会引发身体内前列腺素化合物的增加,它会诱使早产。这种理论还没有被确认,2001年的一项显示怀孕在第21周和第24周之间患有牙龈疾病的女性会有4到7倍概率早于37周分娩。
4.肺炎与牙龈疾病
大量研究显示糟糕的口腔卫生患者是肺炎的高危人群。2008年的一项老年参与者研究发现,患有牙周感染的老年人比没有牙周感染的老年人多出3.9倍几率患肺炎。
综上所述,牙齿不仅仅是关系到我们的吃饭,微笑,美观,更关系到我们的全身健康。
保护我们口腔健康,需要有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都要保持口腔卫生
用含氟牙膏每天至少刷牙两次
每天用牙线
健康饮食,限制餐间零食
每三个月或者刷毛磨损时更换牙刷
定期牙科检查,洗牙
避免吸烟,嚼槟榔等
有任何口腔问题发生尽快看牙医
看牙医时将最近身体的全身异常状况告知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