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非小事,你拔对了吗?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昨天拔了一颗蛀牙,医生也没做什么处理,就打下麻药拔一下,总共耗时不过十分钟,结果需要花费250多,一瞬间觉得非常坑。”
患者往往只看到一次治疗中的表面成本(器械消毒成本、棉花等耗材、药物、牙椅涡轮机等设备),容易忽视牙医本身的能力。
1.拔牙非小事
拔牙是门严谨的技术。患者可以小看拔牙的过程,但如果牙医也仅仅就是做到将牙齿拔下来而已,那他几十年的寒窗苦读岂不是成了笑话。从适应症把控,到心电监护麻醉师待命保驾护航,到接待拔牙超级恐惧者到舒适治疗体验。 从四手操作到十手操作(一名医生、护士、助手、麻醉师、麻醉护士)!真正能让你放心的,只有一个团队的专业程度,专业团队才能帮你解决拔牙恐惧的和害怕!
2.去什么样的地方拔牙
举个例子,不同医院,其拔智齿价格是不同的,特别是公立口腔医院与诊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公立医院都是参照红本,经过物价局审批,没有自主定价权。而民营医院可以自主定价,按照市场需求来决定价格多少。毕竟,房租、水费、电费等各种费用都需要自己承担。总不能让民营医院或诊所喝西北风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价格绝对不会太偏离市场价值。患者只要“货比三家”就好了。
3.判断这牙是否需要拔除
拔牙是有条件的。各种身体不良状态、慢性病、孕期经期、用药情况都会对拔牙造成影响,甚至威胁生命。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牙齿,才会被建议拔除。在拔牙前,需要通过检查、问询病史来评估,有的需要拍片、抽血等,相关检查大概需要5~30min不等。有临床经验的医生还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主观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生理承受能力等),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综合权衡,判断你这颗牙是否建议拔除,尽可能选择对你做有益的方案。例如,还是智齿:
如果是一颗埋在骨头里很深的智齿,他会告诉你:“别吃这份苦头了,你身体也不好,这牙如果没症状就不要拔它。”
快穿底的大牙,他会告诉你,别折腾了,要保这牙前前后后好几千块,效果不会太好,拔掉想其他办法吧。
……
这都需要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还有医生的人文素养。一些医生至少要花7年的时间学习,好的牙科医生要经历漫长的成长期。
4.如何拔除这颗牙
1.打麻药
注射的手法和部位都有特定讲究,训练门槛很高(都是从人身上练出来的,不是花几块钱买一块猪肉就可以戳出来的)。
这个步骤存在很多风险,过敏、麻药入血的中毒反应、晕厥、组织内血肿、针头向组织身处带入感染、注射针折断等等。
2.拔 牙
关于拔牙的过程,我们依旧拿智齿来举例子,
一颗横生的智齿,钳子是拔不出来的。我可以拿出锤凿把它劈开搞出来,也可以拿出涡轮机把它磨开搞出来,对患者带去的影响是一样的吗?前者会造成患者心理恐慌,加重关节负荷,后者会带来更高的术后感染、局部反应风险。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关键在于牙医的技术把握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再比如:
由于智齿的生长位置特殊,导致了拔除难易不同,如智齿出现横着长或者靠近牙神经的话,则难度会较高,一般人只需拍个口腔全景片,但相对于智齿靠近神经管的情况,还可能需要拍CT,这都很考验牙医的技术。
下面这两张图,据说拔牙费时1.5小时,收费14000元。
5.突发与并发症的处理
拔牙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并发症,医生得自己清楚,还得让患者清楚,最后还要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